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

讀|| 千萬講師的五十堂說話課



你認為只要認真,就會被看到?



//書名              千萬講師的五十堂說話課


//作者               王永福, 謝文憲 

//出版日期        2017/02/09

//閱讀日期       2017/05/31

//心得      


關於口才的書籍,印象中只在國小的時候讀過一本「說話高手」,教導如何和他人相處、與人說話時應該要婉轉、要保持禮節、洞察別人的話語等,上面還有注音呢……多年後的現在,有人向我推薦這本《千萬講師的五十堂說話課》,算是我人生中所讀的第二本的口才領域書籍。讀完本書後我想這是個很好的開始,之後也想多涉獵這方面的書籍,因為讀完之後才發現自己一點也不懂得如何說話、如何表達。

本書共分四章,52個小節,各小節穿插兩位作者的實戰經驗,且用語淺顯易懂、不賣弄文字,以職場上常會用到的「簡報」作為媒介,教授讀者說話技巧,個人覺得這樣的安排頗為實用,可實際應用於職場工作。「專業,是通俗的溝通。而簡報更是職場最不公平的競賽。」真的是如作者所說的這樣嗎?我同意向他人談論專業時,應該要盡量說得淺白讓人能聽懂,但簡報可真是職場上的一種不公平競賽嗎?這個小疑問,就留待在往後的職場生涯再做驗證吧。

本書的52個小節的大致內容是從基礎開始談起,再談小技巧、高超技巧,循序漸進式的指導,在最後一章再給予讀者激勵作為收尾。


書中某個案例是某個基金會要向企業主尋求贊助時,屢屢吃到閉門羹,而作者在給建議之前,拋出了多個問題,


「站在對方的立場,找出關鍵問題:
為什麼要支持這個基金會?這個基金會,與其他的機構有什麼差別?這麼做會產生什麼效益?對基金會?對企業?這個大型專案的進度如何?現況?長期規劃?需要我們投入什麼資源?會看到什麼效果?基金會過去的表現如何?有哪些具體成績?

如果站在對方,也就是企業及主管的立場,試著想一想,很容易就能整理出許多類似的問題。不論是簡報或提案,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,針對這些關鍵想法及問題,提供足以讓對方信任及信服的解答。

專業只是一種必要條件,能幫助客戶欲知問題、解決問題,才是它真正的價值所在。」


作者提出這麼多問題讓人思考,我認為當中重點是:認清說話對象是誰、對方想要知道的是什麼、為什麼這件事非我不可、而做與不做的差別會是什麼?我們要先判斷對象,才能擬定作戰守則,但只有作戰守則還是無法取得對方的信服,說話的技巧似乎也很重要,但我們往往太在意說話技巧,可能在腦中演練過一百遍的說法,卻未曾想過自己真正的個人特色在哪裡?「更重要的是:清楚你是誰?你的風格是什麼?如何將自己的特色發揮到極致?這絕對值得你認真思考。」


我們都渴望聽者能瞭解我們所要表達的,卻忽略了凡事都需要練習,連「說話」這件事也不例外,「花時間學習,花時間練習。不斷地學習與練習,才是完美表現的真正關鍵!」這段話好似可應用到各個領域當中,想要精通某件事,下工夫吧。《禮記‧中庸》: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」古人所講得就是這道理吧!


會議上總有許多機會需要報告自己負責工作的進展,但多數人往往不能精確地在短時間內發表自己的看法,導致會議時間更為冗長,我們除了可以在會議前草擬自己欲報告事項之外,也可練習縮短發言的時間。在本書中即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,「身為高階主管,有時她只是想知道事情的概況,卻無法在一到二分鐘之內得到需要的訊息,她很希望同仁可以學習快速講出重點的方法。」我想不只是這位高階主管的期待,所有人應該都會希望自己的同仁能盡快報告完畢,讓會議可以早點結束吧!所以不只是簡報,連平時開會都可以以「快速有重點、直搗核心」為最高準則。


至於具體的作法是採「倒三角敘述」,先講結論,接著重點摘要,最後才是內容說明。

作者以報告工作進度為例,有以下示範:

1.先講結論:電梯簡報時間很短,可以先花十秒講一下最大的重點,也就是最後的結論。「下週的工作簡報,我會說明如何透過新產品開發,達成年營收百分之二十的成長計劃。」

2.重點摘要:等到結論講完後,就可以接重點摘要,例如:「報告中,我會提到市場分析、新產品簡介、行銷規劃以及效益分析這四大重點,讓大家清楚我們的執行細節。

3.內容說明:前面的結論加上重點摘要,大概會花三十秒的時間,接下來的一分鐘可以再回頭,補充說明每一個階段重點的內容。不要講得太細,只要把最大的重點說出來即可。


我想這就是所謂「化繁為簡」的神奇之處吧,把很複雜的事做歸納分類,然後破題、在一開始就開門見山提出結論,再依照各個大方向做概要說明。「精準表達」這方面若不做練習,還真的沒辦法在短時間內精闢說出事情的概況。


「簡報最迷人之處在於,就算口條、投影片、外型、肢體語言、聲音語調等外在條件不如他人,經過有效的訓練,都能更上一層樓。」從現在開始就來練習吧。

「好的業務,不見得是好的簡報者,但是好的簡報者,一定是好的業務。讓客戶覺得你跟他是同一條船上的人,這是比產品特色更吸引客戶的無敵魅力。」哇,那我不就更應該加緊練習了?

讀完這本書,讓我對「說話」這件事有許多啟發之,也更加確信要好好磨練自己的說話能力、簡報能力,所以從現在開始又多了一些功課:去讀兩位作者王永福與謝文憲的其他相關書籍、為公司製作一份新的公司簡介投影片、訓練精準表達……。

最後,這本書讓我很感動的一句話是:


「學這麼多要做什麼?當然是『做個好人,行有餘力,幫助別人』啊!」


這不就是我的終極目標嗎?
繼續努力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