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

讀|| 牛津人的30堂獨立思考與精準表達課


「無論是商業會議還是學術報告,一次提出多種論點,會讓聽者搞不清楚你想要表達什麼。」






//書名               牛津人的30堂獨立思考與精準表達課

//作者               岡田昭人 

//出版日期       2016/12/10

//閱讀日期       2017/02/01

//心得

從事業務工作近一年中,發現自己老是不能把事情完整傳達,沒辦法在有限時間內精準、精簡的表達自己的想法。雖然在就讀研究所期間,有許多書報討論及辯論的機會,但總覺得還是練習得不夠多,所以希望在新的一年,能加強「獨立思考」與「精準表達」。

單單是書名,就抓住我的目光,因為這正是我欲學習的東西。本書作者為現任大學教授,以自己過去在牛津大學的留學經驗,結合現今的教學實況,帶出整本書的樣貌。本書看似枯燥乏味,完全以學術研究為取向,但我也曾身為研究生,深知學術知識終究是要應用在生活上,否則就無意義。所以,我個人建議是,暫時拋開對學術理論的懼怕,把書中的知識試著套用在自己的領域當中,應會受用無窮。學問是死的,要活用它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。

從一對一的學術討論當中,作者認為應從中獲得三種能力:

1.分析、整合、表現能力:掌握議題論點、落實自己的思考、贊成與批判的區別、架構學術性的報告書、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

2.批判力與討論能力:檢查議論的前提是否偏頗、確定自己的思考並非來自他人的想法、檢視是否有足以佐證自己理論的資料或統計數字,確定資料的正確性、有來有往的溝通、(不是只有單方面的敘述)

3.協調、解決問題的能力:檢視自己的意見是否可能實踐(實現)、檢視自己的意見是否包含嶄新觀點、取得協調性與獨特性之間的平衡、留下批判的餘地

從三個大標當中,再逐一列出細項,而每一項都是值得深入思考,再去斟酌其中意味,進而應用至生活或職場當中。

作者為何列出三個大標呢?而不是四五個大標或乾脆羅列這全部的細項?「無論是商業會議還是學術報告,一次提出多種論點,會讓聽者搞不清楚你想要表達什麼。」那麼如何能夠幫助自己帶出欲表達的觀點或事項呢?「關於OOO,我想從三個觀點展開說明。」而說明之後的總結「關於OOO,以上是我從三個觀點做出的說明。」至於是以聽者的角度,最怕的就是沒有理解對方的話,這時應該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重新陳述一遍讓對方知道,「您說的OOO,指得也就是XXX對吧?」
在第二項「批判力與討論能力」,是我尤其在意的項目。我的理解是,這一項講得正是「問題意識」。「在一對一指導課程中,指導教授經常對學生說兩句話,那就是『so what?』『why so?』藉由反覆的『so what?』和『why so?』詰問,鍛鍊出學生『因應批判的能力』。」用「so what?」帶出欲表達的訊息;「why so?」用來確認結論是否具有正當理由。

簡言之,「so what?」是演繹;「why so?」是歸納。初次接觸批判思考,可能會覺得很困難,但是作者認為透過「自問自答」的練習,或許能得到不錯效果,這部分還要待我親身練習之後再來回應是否有效。

接著是「思考法」的部分。作者不告訴讀者某一種思考的方法,而是告訴讀者:思考方法有很多種,可以試著自己多去瞭解(坊間有許多這方面的書籍),幫助自己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產生自己的思考之後,緊接著最重要的就是「輸出」,把自己的想法輸出至外界,讓他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,「IREP法」:Issue(論點)、Reason(理由)、Example(具體事例)、Point(結論),這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表達自己意見的方法,也就是先講結論,再說明有此結論的依據或原因,再舉出事證加強論點,最後再總結及強調自己的看法。

最後,本書提到「T- Shape思考」。何謂「T- Shape思考」?旁邊附標寫著:「淬煉自己的專業度、接觸其他領域的知識」,突然我想起某一年的大考作文題目「寬與深」,說得不正是「T- Shape思考」嗎?但知易行難啊!總覺得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也不成氣候,對很多事情又一知半解,實在需要多用功讀書。


不知不覺中也洋洋灑灑寫了一些篇幅,而這其實只是書中一二,我也只是挑出其中我認為對我個人較適用的幾個重點。對於這三十堂的獨立思考與精準表達課,每個人認為重要的篇章並不相同,還需要自行去研讀才有收穫。總之,人不能不思考,也不能不學習思考,沒有人是天生就知道如何思考,唯有透過學習與練習,才會進步。最後我只能很落入俗套的說聲「共勉之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